< >
智慧港口展

“丝路海运”集装箱航线开行突破2万艘次

8月5日,在厦门海天码头,“地中海阿努莎三号”货轮满载着服装鞋服等鸣笛启航。这艘“丝路海运”命名集装箱航线船舶,承载着“中国制造”走出国门,见证了中国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经贸往来的蓬勃发展。 
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7月底,全国128条“丝路海运”命名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20293艘次,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1.96万标箱,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座港口。其中,厦门港作为核心枢纽和始发港,61条命名航线累计开行13029艘次,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6.15万标箱。 

“丝路海运”是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,自2018年开行以来,该平台持续提升港航服务能级,凭借强大的航线网络及高效的物流体系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注入澎湃动力,深受全球外贸企业信赖。同时,该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,开通石材等特色散杂货航线,实现多元化物流服务。截至今年7月底,散杂货航线已开行476艘次,高效装卸货物2793.64万吨,实现港口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。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厦门海关关员对“丝路海运”航线出口货物进行监管。蒲韵如/摄

“‘丝路海运’现已成长为多元、稳定、高效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,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。”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介绍,“通过厦门港‘丝路海运’航线出口的热门商品,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,从常见的服装鞋帽,到近年来热销的电线电缆及新能源产品,越来越多的‘中国制造’正在走向世界。” 

为了丰富“丝路海运”出海网络,厦门海关深度应用数字口岸平台,动态掌握船名、靠泊泊位、抵离港时间等通关信息,优化船舶登临作业模式,实行全天候船舶通关服务。同时,该关还依托“智关强国”行动,不断优化国际中转、整船换载业务,大力推广进口货物“船边直提”、出口货物“抵港直装”等模式,精准对接企业个性化通关需求,助力厦门港提升对国际航线与全球货物资源的集聚辐射和配置能力。 

*文章来源于《中国国门时报》



大会秘书处

承办单位——北展负责人及联系方式

王文亚:155 3800 9653    130 7881 2936

黄   萍:130 7881 5381

孙建福:138 9986 7376

王   婧:130 7881 5506


扫一扫资讯展会客服

友情链接